小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
-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往往會忽略自己的感受,反而去照顧別人感受的,這其實是一種不健康的心態(tài)。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大多是膽小怕事,不敢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人際交往方面表現(xiàn)的小心翼翼。
小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
1、家庭關(guān)系不融洽
倘若在一個大家庭中,家庭關(guān)系出現(xiàn)了差錯,關(guān)系變得不和諧起來,甚至經(jīng)常出現(xiàn)互相吵架打架的情況,那么在這個時候,孩子很有可能就會因此而受到影響,變成一個討好型的人格的小孩。
2、父母總是想要控制小孩
很多家長總是想要控制住自己的小孩,無論是孩子在學校還是在家里,總是想要去操控小孩的方方面面,從來都不會去在乎孩子的真實想法。
-
小孩討好型人格肯定是在后天形成的,肯定是受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家長應(yīng)該及時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自己是不是對孩子不夠尊重,對孩子的愛是不是有條件的,避免讓孩子因為我們的原因形成這種討好型人格。
小孩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
1、總是被父母否定?!斑@點小事都做不好,你能干嘛?”、“你怎么回事?”只要孩子犯一點錯誤,父母用近乎苛責的語氣兇孩子,從來不會鼓勵和贊賞孩子,也從來不問問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一旦孩子沒達到父母的標準,給予孩子的永遠都是批判、訓(xùn)斥和否定。
2、原生家庭。討好型人格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他們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得到過父母,無條件的愛父母,對他們的愛都是有條件的,只有當他們滿足父母的需求,表現(xiàn)出父母期望的樣子時,才能得到父母的關(guān)愛和贊賞,他們才能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是不會被拋棄的。
3、從小身邊的人都比自己優(yōu)秀。從小成長于這樣環(huán)境中當然是對孩子有榜樣作用,但是也會滋生孩子的不自信,為形成討好型人格打下不良的基礎(chǔ)。
4、感覺身邊的人都不喜歡自己??偢杏X需要討好別人或者做點什么,才會得到別人喜愛,不討好迎合別人的話,別人就會肆意罵自己。
-
當孩子出現(xiàn)討好型人格的時候,家長要進行反思,要考慮是什么原因?qū)е潞⒆映霈F(xiàn)這些現(xiàn)象。只有找出原因,才能盡快幫助孩子改變現(xiàn)狀。如果家長不管不顧,這種性格伴隨著孩子,只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
1、孩子得不到肯定。“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相信很多父母都會自己的孩子說過這句話。不論孩子的成績是否進步、有沒有特長,家長都會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做比較。于是孩子往往在父母的心里得不到肯定,慢慢變得自卑。
于是孩子為了迎合父母的喜好,得到父母的認可,便會加倍努力成為父母心中優(yōu)秀的人。這過程中便會削弱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盡管最終會成功,也只是在為父母而活而已。
2、家長控制欲太強。很多家長為了像孩子展示自己“權(quán)威性”,便會加劇自己的控制欲,只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事事包辦的結(jié)果往往就是讓孩子缺乏自主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便習慣了被父母安排的生活里,缺乏自己的觀點。
3、由于家庭原因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guān)愛。家庭是孩子成長最早的校園,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guān)重要,家庭出現(xiàn)問題孩子就容易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這是孩子出現(xiàn)“討好性人格”的誘因。根據(jù)調(diào)查研究父母離異、單親家庭的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幾率是正常家庭中的孩子的三倍。
-
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家長的責任很大,所以想要孩子擺脫這種性格,家長一定要轉(zhuǎn)變自己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獨特,從而有信心與人交往,不再小心翼翼了,同時,家長也要注意多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愛,感受到安全感。
小孩子討好型人格怎么辦
1、多鼓勵孩子。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影響孩子最大的人。孩子能夠自由表達內(nèi)向的想法,需要自信的支撐,而這種自信來源于哪里?其實孩子最開始的自信,有很大程度都是來自父母的鼓勵。
當孩子做好一件事的時候,父母要做出有“針對性”的鼓勵,這樣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的好,不僅僅是因為父母的高興而內(nèi)心滿足。
2、學會拒絕。讓孩子學會拒絕,首先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在和孩子的溝通中,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引導(dǎo)孩子表達最真實的感受,這是孩子學會拒絕的第一步。
之后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幫助孩子甄別什么是婉轉(zhuǎn)的拒絕,什么是討好。再者,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誰都不可能顧及到所有人的情緒,不要擔心因為自己的拒絕讓別人高興,如果你們是真正的朋友,他也會理解你的想法。
-
拖拉磨蹭是很多孩子都存在的一種壞習慣,早上起床,家長催了一遍又一遍,孩子仍然無動于衷;寫作業(yè)時,時間過了一小時,孩子只寫兩個字,一些急脾氣的家長對著孩子一頓責罵,但孩子的壞習慣還是一點不改。
小孩子磨蹭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1、缺乏信心,有些孩子拖拉磨蹭不是因為懶,而是由于自我效能感低,對要做的事情缺乏信心。心理上覺得自己不能勝任,于是缺乏行動的動力,害怕沒做好就要承受自己或父母的責怪和失望。
2、父母喜歡打擊否定孩子,一犯點錯就批評個不停,比如檢查孩子作業(yè)發(fā)現(xiàn)錯誤時,就朝孩子發(fā)脾氣,那么這類孩子就很可能變得磨蹭,平時比較消極、被動。對于這類孩子,增強自信心是一方面,家長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調(diào)整對待孩子的方式是一方面。
3、能力不足,有些孩子磨蹭,是由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想盡快完成,但是能力達不到。拿寫作業(yè)來說,比較常見的是對于知識點概念沒掌握清楚;字、詞、文章記憶不清;題目訓(xùn)練不夠多,熟練度不夠等。
4、動機不足。孩子不明白要做的事情的意義與重要性,沒有強烈的內(nèi)在動機去做該事,所以拖拉、磨蹭。比如孩子普遍拖拉的家庭作業(yè)這件事,很多孩子根本不懂寫作業(yè)的意義是什么?他們只是覺得這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wù),寫不完會被老師批評。
-
生活中,家長經(jīng)常會遇到孩子撒謊的情況,一些脾氣急的家長會通過武力方式讓孩子改正說謊的壞習慣,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其實孩子說謊原因有很多,包括逃避責任、好奇心強、與家長對抗等,家長要了解背后的原因,幫助孩子認識到撒謊的后果。
小孩子愛撒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逃避懲罰。多數(shù)情況下,孩子說謊是為了逃避懲罰,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淘氣惹禍了怕家長責罰。人們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夠優(yōu)秀,但若要求太苛刻、對成績過于強調(diào),孩子一次達不到父母的期待,可能就從此開始了說謊的習慣。
表示對抗。還有的孩子說謊,與父母干涉過多有關(guān),比如孩子做作業(yè)時,父母一會叫他喝水,一會叫他吃點心,孩子很不耐煩,隨口說“不渴、不餓”,以表示對抗。這種情況下,需從改善親子關(guān)系入手,既不過度溺愛,也不過于縱容。
渴望獲得注意與認可。孩子天生渴望被關(guān)注和認可,有時候撒謊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當孩子感到被忽視或不被重視時,他們可能選擇撒謊以吸引注意力。
過度的期望壓力。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使得孩子感到難以滿足。為了不讓父母失望,孩子可能選擇撒謊來掩飾自己的不足。
-
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他們也逐漸擁有了自己的意識,想要用自己的雙手去探索世界,但是因為他們表達能力有限的關(guān)系,所以他們會用一些其他的方式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比如打人,比如哭鬧。那么小孩子喜歡打人的三種原因分別是什么?
小孩子喜歡打人的三種原因
1、父母間接默許
有的寶寶平時在玩耍的時候,總喜歡去輕輕拍打父母的臉,父母這時候也不會與孩子鬧脾氣,反而感覺孩子這次與自己逗樂,因此默許了孩子這樣的行為。但是孩子太小不懂事,如果經(jīng)常這樣,可能讓孩子看來打臉或者打人這個動作非常有趣,因此遇到其他人可能也會喜歡做出這樣的動作。因此父母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這種行為,防止以后出現(xiàn)各種尷尬情況。
2、模仿動畫片或影視劇
現(xiàn)在很多父母每天都離不開手機、電腦和電視,平時看電視的時候也總會帶著孩子一起看,通過動畫片或者影視劇,孩子可能會模仿其中的一些情節(jié),慢慢養(yǎng)成愛打人的壞毛病。在有的父母看來,孩子可能看不懂其中的情節(jié),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看的多了就會模仿里面的場景,比如最常見的打人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