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wǎng)
家長網(wǎng)  /   教育資訊  /  家庭  /  聽話的孩子和不聽話的孩子差距

聽話的孩子和不聽話的孩子差距

時間:2023-01-30 20:46類型:家庭閱讀數(shù):2609

很多家長常常會希望自己孩子聽話點,因為聽話的孩子,很省心。然而作為家長的我們同樣也忽略了一個孩子聽話的背后付出了什么、犧牲了什么。其實,不聽話的孩子也有屬于自己的發(fā)光點,聽話的孩子和不聽話的孩子差距?下面就來簡單分析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聽話的孩子和不聽話的孩子差距

1、創(chuàng)新能力。從小聽話的孩子,因為習慣了循規(guī)蹈矩,習慣了父母告訴自己該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所以他很難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就很難能夠有創(chuàng)新的能力。而從小叛逆的孩子有自己獨立的個性,他的大腦思想會更加開放,想象力也會更加豐富,更容易有創(chuàng)新的能力。

2、“不聽話”的孩子總是在努力地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意愿。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父母的認可。這就是孩子對自己能力的認知表現(xiàn),孩子認為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一件事,并且把這件事做好,而不是任由父母安排自己做什么。

3、不聽話”的孩子,遇事總是會和父母談一談自己的理由和觀點,這就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和想法,從而更好地引導孩子,幫助孩子。雖然可能會因為一些想法發(fā)生爭執(zhí),但是卻通過爭執(zhí),更好地了解孩子,也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苦心。

聽話的孩子有哪些劣勢

1、“聽話”的孩子則什么事都聽父母的安排,沒有自己的主見,因為習慣了父母的安排,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一個不能正確地認知自己能力的孩子,又從哪里來的自信呢?

2、“聽話”的小孩,很少有機會在父母面前表達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這也導致了孩子在外面的時候,也很少主動表達自己。在外人看來,“聽話”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內向,話少,不善于和人溝通。

3、“聽話”的孩子內心有很多的委屈和不滿,但是又不能和父母爭辯,這就讓“聽話”的孩子和父母之間有一扇打不開的門。父母走不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尤其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聽話”的孩子更容易封閉自己的內心世界。

所以,“聽話”的孩子,其實和父母的關系并不融洽,而“不聽話”的孩子則和父母打打鬧鬧,有說有笑,好像朋友一樣。

4、“聽話”的孩子習慣于父母的安排,即便是父母的安排并不能讓自己滿意,或者是并不是自己喜歡的,也不會反對,只會順從。因為父母從小就教導孩子“你要聽話,我們都是為了你好?!?/p>

如何幫助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1、鼓勵孩子。對于孩子想要嘗試的活動或項目,家長一定要信任孩子,并鼓勵孩子要勇于嘗試,即使失敗了或受挫了,千萬不要以挖苦或責罵的語氣去說孩子,一定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贊美和鼓勵,孩子雖然小,但還是能區(qū)別鼓勵和責罵的,對于家長的贊美和鼓勵會促進、提高孩子繼續(xù)嘗試的興趣,這樣也能給孩子帶來信心上的積累。

2、尊重。隨著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大,他們對于自我尊重的需求會越來越旺盛,不希望自己被當成小孩子來對待,有些事他們希望自己來做,也想嘗試融入大人的世界當中。

比如家長開了門,孩子會說,把門關上,我來開。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太幼稚不當回事,而是要放下心態(tài),把自己和孩子處在相同的層面上和孩子玩耍,這樣也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對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3、學會商量。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小,總是對孩子進行命令式的要求孩子做這做那,比如玩具玩好了就命令孩子要收好。但是這樣對于孩子性格的發(fā)育是非常不好的,家長應該學會以商量的方式,讓孩子學會自己去判斷哪些事情應該自己做。

這樣以商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對事情的結果做判斷,不僅能提高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也能讓孩子在父母的教導過程中像父母一樣,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