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孩子總是自己玩,一點也不合群。家長十分擔心孩子長大以后,人際關系差,性格變得孤僻、冷漠。其實,孩子不合群是有原因的,家長幫助孩子找到不合群的原因,對癥下藥,相信孩子會變得合群起來的。
小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1、尊重天性,正向引導。有的孩子天生性格比較內(nèi)向,喜歡安靜、獨處的環(huán)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自己的天地,和別人一起玩反而會不自在,相對被動。這樣的孩子與人交往是消耗能量的過程。
父母不要強行讓孩子放棄自己的喜好,去迎合伙伴,打入群體中,要保持孩子自己的特質,順應孩子的天性來加以引導。
家長可以從培養(yǎng)孩子興趣愛好開始,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領域,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優(yōu)秀,散發(fā)自己特有的氣質,吸引志趣相投的伙伴。孩子也會更自信,利于他敞開心扉,更加積極主動。
2、正面管教,充實孩子的安全感。有些不合群的孩子表現(xiàn)為膽子很小,性情也比較軟弱,因為他們感受到的愛不夠多。這樣一來,如果父母或老師在生活中常常以很嚴厲的方式對待孩子,給孩子過多的指責和消極能量,只會加重孩子的不安全感和孤獨感,不利于矯正他們孤僻的性格。
對這種孩子,父母、老師應該給他更多的關注和親切的關愛,創(chuàng)設和諧、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只有讓孩子充分感受到被愛,增強內(nèi)心的安全感,孩子才能建立起對親人朋友、對外界環(huán)境的信任感,與小伙伴相處時才能放得開。
3、克服依賴,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有些孩子不合群是因為對家長過于依賴,缺少基本的獨立自主能力,這主要還是歸結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包辦替代過度,導致孩子喪失了鍛煉自己、肯定自己的機會。
不管什么事都做不好、或是不愿意去做,總是依賴父母,沒有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孩子必然是不會被小伙伴歡迎的;孩子自身也會對離開父母,進入一個新的活動環(huán)境感到抵觸,因為他習慣了生活在父母的保護之下。這就告誡所有父母們,愛孩子要適度,孩子能做的事情鼓勵孩子自己做,給他鍛煉的機會。
4、創(chuàng)造良好的交往環(huán)境。父母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如果家長自己不常和人打交道,一有空就宅在家里,處于一種封閉的狀態(tài),孩子也會隨之受到影響。同時由于缺乏人際交往的環(huán)境,孩子缺少與人交往的體驗,難以學會交往中的經(jīng)驗和技巧。
這就要靠父母努力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交往環(huán)境,比如多帶孩子去公園、廣場等人多的地方,特別是增加孩子與同齡人相處的時間。
小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
1、父母言傳身教: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些父母自視甚高,很容易導致孩子也變得目空一切,不懂得尊重和認可身邊的小朋友;
2、家長對孩子太過溺愛:現(xiàn)在很多家長把孩子捧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結果孩子習慣了在家里說什么就是什么,進入群體之后也依然缺乏規(guī)則意識;
3、家長事事包辦代替:有些父母總感覺孩子還小,這個不會,那個做不了,于是把一切都代替孩子做了,這樣,孩子當然就沒有親身實踐的機會,自身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做什么都不會,當然又會自卑,不敢進入群體;
4、孩子缺乏家庭溫暖:有些父母脾氣暴躁,在家經(jīng)常胡亂發(fā)脾氣,甚至經(jīng)常對著孩子發(fā)脾氣,結果導致孩子從小就鎖閉心靈,不喜歡與人接觸交往。
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需要家長做好這些
首先,爸爸媽媽需要培養(yǎng)孩子善良的品性,善良比情商更重要,情商只是一種技巧,善良的孩子更懂得友善、感恩和樂于助人,也更能在集體的相處中,博得同伴的好感和支持。因此爸爸媽媽需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善心,引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的形成。
其次,爸爸媽媽需要培養(yǎng)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很多孩子一直性格內(nèi)向,又比較喜歡窩在家里不出去,這樣孩子的表達能力就會弱化,在遇到需要交談的情況下表現(xiàn)出交流不暢的情況,爸爸媽媽可以平時多多鍛煉孩子的邏輯感和口語能力,或者幫助孩子報一些播音主持的藝術班來提高孩子溝通能力。
最后,爸爸媽媽還需要學會傾聽和少插手。許多孩子在和同伴的交往中會出現(xiàn)矛盾,爸爸媽媽可以引導孩子把煩惱的事情說出來,但是對于孩子的沖突,爸爸媽媽最好不要插手,如果孩子一有沖突,家長就去解決,就會造成孩子不會解決沖突,因為都是家長替代的,家長在孩子的學齡前就要放手,只要沒有大的傷害,你讓他們自己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