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偷別人東西應該怎么正確教育
導致孩子偷拿別人東西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孩子沒有物權意識,也可能家長對孩子管束太過嚴格,讓孩子想要得到某一件東西,只能采取偷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孩子的背后原因,對癥下藥,幫助孩子糾正偷拿行為。
小孩偷別人東西應該怎么正確教育
1、先冷靜,不要反應過度。雖然孩子發(fā)生了“偷拿”行為,但并不意味著他就變成了小偷。父母應該保持冷靜,思考下是什么原因讓他這樣做?孩子想要什么?是零用錢不夠,還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與關心?
比如,如果孩子沒有零花錢,或者感覺自身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他可能會選擇自己動手“自取所需”;孩子如果覺得沒有人關心他、愛他,“偷拿”可能會成為他們表達不滿以及需求滿足的方式。家長一定要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了解他這一行為背后真正的原因,可以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給予孩子適當?shù)臐M足。
2、讓孩子歸還物品和錢。如果孩子的東西是在外面商店或者別處拿的,事發(fā)后家長必須監(jiān)督孩子或者陪他一起歸還物品并道歉,而且必須是當面還,不能偷偷地放回去,這樣能讓孩子認識到這一行為的性質(zhì)和相應的后果。
如果孩子是從家里拿了錢,估計一下他到底拿走了多少錢,并向他說清楚這些錢必須償還,孩子可以通過幫忙做家務來還錢。
3、幫助孩子形成所有權概念。平時一定要告訴孩子:別人的東西不能拿,需要得到別人的同意才能拿,如果沒有經(jīng)過別人的同意,就拿走他們的東西,必須還回去,否則就會受到懲罰。
同樣,孩子的東西我們一樣需要尊重,沒有經(jīng)過孩子的同意,我們也不能隨意地拿取。孩子恰恰是透過我們對他的物品的尊重來體驗到尊重感、界限感,進而才能夠去尊重別人的東西,不拿別人的東西。
4、留意孩子的物品。家長要經(jīng)常檢查孩子的物品,如果是“來路不明”的,即使懷疑孩子說謊,也不要當場表露,但私底下要跟小朋友家長核查,家長不要輕易定性孩子“偷”,也不能對孩子拿別人東西視而不見。
5、一如既往地信任孩子?!巴的谩笔录荒鼙砻骱⒆悠焚|(zhì)不好或行為不端,小朋友們在成長過程中會滿足家人對他們的期望。如果家長把孩子看成喜歡小偷小摸、行為不端或經(jīng)常撒謊的人,孩子極有可能如其所愿,變成家長所形容的這種人。
小孩偷別人東西的原因
1、沒有無權意識。發(fā)展心理學指出,6歲之前的孩子處于自我中心時期,他們還認不清物權的概念,他們認為只要自己喜歡的就是我的。所以,只要遇到自己喜歡的玩具,食物,他就會默認為是自己想要的,“這個就是我的”。
2、匱乏心理。孩子之所以拿,是因為他過分渴望擁有。也許孩子一直想要一輛紅色的小汽車,也和你說了很多次,但是你堅決不同意,當孩子見到的時候,就會忍不住想擁有;也許孩子一直喜歡那個漂亮的布娃娃,當他看到的時候,就忍不住想抱回家。這種匱乏心理,當孩子面對渴求已久的玩具時,就會忍不住偷偷帶回家。
了解完孩子“偷”東西的原因后,父母千萬不要這樣做
給孩子貼標簽。一看到孩子“偷”東西,家長立刻就炸了,直接認為孩子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是不可救藥的小偷,對孩子痛斥一頓,甚至還上價值觀,將孩子貶低的一無是處。
過激的反應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讓孩子默認為自己就是“小偷”,自尊心受到打擊。更可怕的是,一旦孩子認同了“偷”的標簽,他以后很容易繼續(xù)發(fā)生偷東西的行為,因為他認為自己就是這樣子的人,做出這種行為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