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wǎng)
家長網(wǎng)  /   教育資訊  /  初中  /  學生厭學的原因

學生厭學的原因

時間:2022-09-14 15:00類型:初中閱讀數(shù):1767

厭學使得青少年喪失斗志,貪玩,對于孩子的未來發(fā)展極為不利,對于“厭學”現(xiàn)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糾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勢必給學生身心發(fā)展與健康成長造成極大地影響。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下學生厭學的原因有哪些?

學生厭學的原因

1、學習能力薄弱

部分學生在學習文化方面先天的不足:智商不高、能力缺乏,這類學生往往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把新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進行學習:或者只會死讀書,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正確、合理地表達出來、這樣,面對日益繁重的課業(yè)內(nèi)容,自然產(chǎn)生厭學情緒。

2、內(nèi)在驅(qū)動力不夠,就是懶

有一類孩子,放學回家之后就一個姿勢,能躺著絕不坐著,甭說幫父母做點家務,連自己的事都是能不做就不做,就一個字,“懶”,真是懶。

家長也是沒轍,從小就沒教過孩子獨立,所以造成了現(xiàn)在孩子內(nèi)在驅(qū)動力不夠,從生活到學習,能偷懶就偷懶,能糊弄就糊弄,家長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

3、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

家庭環(huán)境是造成學生厭學情緒的重要原因。家庭教育方式不當給學生的學習情緒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從小到大,開開的成績一直都不好,常遭致父母的責罵,再加上父母將其與成績較好的表哥進行對比,他便自暴自棄,最終放棄學業(yè)。同時,父母的榜樣作用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父母是學生的啟蒙老師,因而,父母的學習行為與學習態(tài)度對學生的學習心理有重要的影響。

如何解決孩子的厭學情緒

1、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家長應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給予積極的關注,要注重與進行孩子的心與心的交流,同時還要注重自己的行為與態(tài)度對孩子的示范作用。當孩子沒有取得預期的學習成績時,要注意采用恰當?shù)慕逃绞?,不要強化孩子對自己的學習行為的消極歸因。

2、幫助學生找到學習動機

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根據(jù)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從行為主義的角度,如果在學習中,學生能不斷的得到鼓勵或者其他各種形式的正強化,他就會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厭學也就無從談起。

3、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讓他們了解學習的本質(zhì),關注學習過程本身,而不是為成績所累。很多時候,學生并不清楚學習應該學什么,學習到底有什么意義,現(xiàn)行教育體制對成績的強調(diào)幾乎是他們對學習的唯一印象。這樣,成績不好的學生對學習的厭惡也就非常自然了。此外,很多學生非??释麑W習好,但卻缺乏正確的方法,久而久之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會大幅下降,對學習產(chǎn)生習得性無助等問題,因此就開始逃避學習。

學生厭學的原因,我們做家長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認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定要注意保護孩子學習上的興趣。引導孩子把學習的知識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孩子能夠?qū)W以致用,孩子就發(fā)現(xiàn)了學習的趣味和意義,從而愛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