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wǎng)
家長網(wǎng)  /   歷史名人  /  世界名人  /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時間:2023-10-16 13:48閱讀數(shù):410

這是一篇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經(jīng)典短篇小說,屢次入選語文課本。作者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cè)重地描寫他們的肖像、行動和語言。這篇文章描寫每個人物的肖像、語言、行動,人物之間的交流。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題目交代了事件發(fā)生的地點,時間,也包含事件中的主要人物;星期天是休息的日子,可福樓拜家發(fā)生了什么?題目設(shè)置了懸念引起讀者的思考,可謂平中見奇。

當一種文學熱潮或一種藝術(shù)的陶醉使談話者激動了起來,并把他們卷入一些富于想象的人所喜愛的卻又是極端荒謬、忘乎所以的學說中時,他還變得憂慮起來,晃動一下大腿,不時在發(fā)出幾聲:“可是……可是……”然而卻被別人的大笑聲所淹沒。

過了一會兒,當福樓拜的激情沖動過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開始說話,聲音總是很平靜,句子也很溫和。

漸漸地,人越來越多,擠滿了小客廳。新來的人只好到餐廳里去。這時只見福樓拜做著大幅度的動作(就像他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的衣褲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的風帆。他時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讀者更深刻地認識這四位作家。例如,對屠格涅夫與福樓拜的會面,作者議論說:“……兩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見面,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感到一種與其說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說是心靈內(nèi)在的歡樂?!?/p>

這里的議論告訴讀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樓拜有共同的思想、哲學觀點,共同的趣味、生活和夢想,相同的文學主張與思想、狂熱的理想,共同的鑒賞能力與博學多識,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靈內(nèi)在的歡樂”,使讀者對兩位大作家之間的關(guān)系有更深刻的認識。

莫泊桑的創(chuàng)作主題

1、諷刺虛榮心和拜金主義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把目光聚焦在中產(chǎn)階級以及小市民的瑣事心理,展現(xiàn)出當時的法國資本主義社會的風氣。小說《遺產(chǎn)》中描繪了一個貪得無厭的官員為了侵吞一筆巨額遺產(chǎn)不擇手段;小說《雨傘》描寫了一個小市民的吝嗇行徑。

《項鏈》講述了一個小職員的妻子因愛慕虛榮,向朋友借了一串項鏈去參加晚會,最終因為項鏈丟失而引發(fā)的悲劇。在這些作品中,莫泊桑辛辣地諷刺了小資產(chǎn)階級的虛榮心和拜金主義,譴責了那個信奉“金錢萬能”的資本主義社會。

2、描寫底層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

莫泊桑少年時期是在法國的鄉(xiāng)下度過,對窮苦人民的生活有很深的體會,這也成為了莫泊桑寫作的素材。小說《西蒙的爸爸》中表現(xiàn)了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被同齡人欺辱,內(nèi)心受到創(chuàng)傷。

這些故事都深刻地體現(xiàn)出普通民眾在當時的社會上所處的困難處境。莫泊桑在描寫勞動人民的艱難同時,也歌頌他們正直、淳樸、寬厚的品格。

3、描寫普法戰(zhàn)爭

莫泊桑親身經(jīng)歷過普法戰(zhàn)爭,印象尤為深刻,這段經(jīng)歷也成為他很多小說的靈感來源。通過描寫戰(zhàn)爭期間普通民眾的日常行為,從一些小事入手,表達普通民眾在戰(zhàn)爭中的愛國精神。

例如小說《蠻子大媽》中一位戰(zhàn)死士兵的母親在收到兒子的死訊后,毅然點燃了自己的房子將其中的4名普魯士士兵燒死。

小說《羊脂球》中描寫一輛馬車中不同階層人的反應,有產(chǎn)者在敵人面前卑躬屈膝,而身份低賤的人卻表現(xiàn)了難得的愛國精神。

莫泊桑的人物軼事

1、兒時出海

在與母親和弟弟居住在埃特爾塔的時期,年僅十幾歲的莫泊桑對大海極為迷戀,也很羨慕出海打漁的漁民。因此他搭乘一艘名為“加油號”的小漁船與兩位漁民一同出海。

期間海上狂風大作,直到第六天,“加油號”才順利返航,這也是莫泊桑年少時期的一段傳奇冒險經(jīng)歷。

2、結(jié)識恩師

莫泊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很多位非常優(yōu)秀的老師。1868年夏天莫泊桑在游玩時無意間救下英國詩人阿爾杰農(nóng)·查爾斯·斯文伯恩。

后來借由母親和舅舅的關(guān)系,認識了影響自己一生的恩師福樓拜。后來在福樓拜的家中認識了更多的文學領(lǐng)域知名作家,包括后來的“梅塘集團”的成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