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給劉邦的三個計策
漢初三杰誰的功勞最大,眾說紛紜,但是從劉邦那句話中尋找答案,和項羽謀士范增相對應的,應該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
張良給劉邦的三個計策
第一計就是策反英布。
英布又名黥布,一個黥字,就清楚表明他是囚犯出身,趁秦末亂世起兵,先投了項梁,項羽軍中有五位猛將,龍且、英布、鐘離眛、季布、虞子期。
英布是項羽軍中出身最低賤的一位,其他幾位不僅是貴族,還是項羽的發(fā)小,有意思的是鐘離眛結(jié)局也是自刎而死。而劉邦選擇策反英布簡直太聰明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個革命綱領不就是給我們這種出身的人喊的嗎?你一個囚徒,雖然因為軍功被封為九江王,但是在項羽這個高貴的人面前,你能有真正的信任和地位嗎?
史記里沒有上面這幾句話,史記在描述英布被策反時主要說是因為英布只派了少量兵馬去幫項羽進攻田榮,令項羽不滿,此時項羽大殺四方,劉邦慘敗,他心里怕項羽追責。
雖然史記里劉邦派去的隨何是嘴功一流,把英布說動了心。但是毒蛇替英布想了一下,的確劉邦這邊對英布這種人更有吸引力,老光棍劉邦+貪生怕死的韓信+貪財小人陳平這種組合對于任何出身不好的人都充滿誘惑。
并且隨和還許諾封他為淮南王,如此重利,英布毫不猶豫接受了。當然,項羽早就對騎墻派恨之入骨,立即讓手下第一悍將龍且?guī)?0萬精兵去討伐他,英布慘敗,退逃到漢軍。
劉邦成功利用英布拖延住了項羽,緩和了彭城大敗被項羽追殺到只剩下10幾個人的囧境。
其實劉邦后來也碰到類似英布的形勢,韓信后來功高至偉,也不聽調(diào)令,反而逼請劉邦封王,劉邦毫不猶豫就封了韓信齊王,這是后話。
第二計是連接彭越,讓彭越繼續(xù)騷擾項羽側(cè)翼。
這個彭越也是土匪出身,此時劉邦來拉攏,當然開心接受了“自己人”。他之前主要跟田榮田橫家族一起對抗項羽,彭城慘敗后,他立即又把攻下的城池全都放棄,轉(zhuǎn)為游擊戰(zhàn),尤其喜歡搶項羽的糧草,因為他控制的地盤又在項羽的側(cè)后方,令項羽非常困擾。
第三計是放權(quán)韓信。
雖然拜了韓信為大將軍,可是劉邦一直自己掌握兵權(quán),彭城之戰(zhàn)甚至沒讓韓信參與。張良覺得世上只有韓信能對抗項羽。
韓信的故事,其實處處透露著詭異。在整個歷史上,所有的人物都是經(jīng)過血雨腥風才成為正史英雄,而韓信就是天選之子一樣,莫名其妙連升100級,成了劉邦軍中2號人物。蕭何張良這種能力超群的人甘心情愿地一次次推薦他。
最詭異的是,他從沒任何指揮作戰(zhàn)經(jīng)驗,然而一出手,卻總是封神之戰(zhàn),被世人驚呼為“兵仙”。兵仙跟戰(zhàn)神,神仙打架,棋逢對手,誰主沉???
劉邦為何格外重用張良
一、會說話
張良是一個會說話的人,他有著高超的說話技巧。正是因為會說話,他的計策就比較容易被采納。劉邦是要立志當皇帝的人,他的所作所為,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獲得權(quán)利,因此凡是有利于實現(xiàn)他目的的計策,都是十分容易被采納的。
張良與酈食其,同樣都是為劉邦獻策,一個獻了一個聽起來很有道理的計策,一個仔細分析局勢,讓劉邦推翻了自己原來的采納,高下立判。酈食其計策適用的范圍是劉邦政權(quán)已經(jīng)穩(wěn)固,需要贏得民心的時候,而不是此時還內(nèi)憂外患的時刻。所以,張良的7個問題,讓劉邦一下子就驚醒了。
一個合格的謀臣,不僅要提出問題,還要給出建議,幫助君主解決問題。張良的建議,高效有用。只封一人,就可以安撫眾臣惶惶不安的心。
接下來的對話,更見張良說話技巧的高超。張良并沒有直接說出讓劉邦封雍齒這樣的話,而是用一個個問題,逐步引導,最終讓劉邦自己說出答案。劉邦是皇帝,哪怕再禮賢下士,也總要有皇帝的姿態(tài),那就是手下的人,不能太過于聰明。
張良的回答,沒有讓自己的鋒芒蓋住皇帝。這短短的幾句對話,十分精彩。
他與劉邦,在劉邦未登基之前,是謀臣與主公的關(guān)系,在劉邦登基之后,是君與臣的關(guān)系。身份的轉(zhuǎn)變,意味著他與劉邦說話的態(tài)度以及措辭要有所改變。
布衣之時的對話,相對自由一些,而君臣之間的對話,就一定要考慮皇帝的身份以及心態(tài)轉(zhuǎn)變問題。而這些,張良都在與劉邦的交談中做到了。
二、知進退
在不利的環(huán)境中努力奮斗很簡單,在繁花錦簇的富貴面前抽身離去很難。這里說張良進退得宜,是因為張良能夠做到在該進的時候進取,在需要抽身離去的時候能夠抽身離去。
張良在輔助劉邦的過程中,有很多功勞,運籌帷幄,正是這一次次的彰顯才華,才逐漸得到劉邦的重用。漢三年,項羽急圍漢王于滎陽,此時謀士酈食其給劉邦獻策。
張良知道這個計策之后,問了劉邦七個問題,讓劉邦清晰的認識到這個計策的不可行性。這是張良的進。如果此時張良顧忌情分,沒有把利害說的那么清楚的話,酈食其的計策說不定真的會被推行。
戰(zhàn)場情況瞬息萬變,一點失誤與猶豫都有可能貽誤戰(zhàn)機。正是張良這次的當進則進,避免了劉邦的決策失誤。
有進則有退。在劉邦開始賞識張良之后,張良為劉邦謹言獻策的同時,從不搶功,不居功。從為樊噲說話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張良在向后退。
樊噲勸劉邦應該還軍霸上,這是一個正確的建議。但劉邦當時正在享受勝利的喜悅,所以不想退兵。此時,張良在樊噲勸諫的基礎上,再一次提出還軍霸上,并闡明利弊。劉邦聽從建議,還軍霸上。
從結(jié)果上來看,是劉邦聽從了張良的建議,因此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個建議最開始是樊噲?zhí)岢龅摹6菑埩寄且痪?,“愿沛公聽樊噲言”,讓后人清晰的看到了樊噲的功勞,也看到了張良的心胸與智慧。
從劉邦認識到張良的價值那一刻起,就一直在給張良封賞,隨著劉邦權(quán)利的擴大,給張良的賞賜也越來越多,職位也越來越高。
張良并沒有被這些富貴迷住眼睛,每一次被封賞時都把自己的功勞往小處說,弱化自己的功勞,凸顯別人的功勞。這些事情,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張良的退,都體現(xiàn)了張良的不居功。
三、愛百姓
張良從一開始跟隨劉邦的時候,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劉邦創(chuàng)建王朝,讓百姓安居樂業(yè)。之后他做的很多事情,都能看出這一點。幫助劉邦建立功業(yè),與讓百姓安居樂業(yè),這是互為因果的事情,只有劉邦建立王朝了,飽受戰(zhàn)亂紛爭流離失所的百姓才有可能安居樂業(yè)。
而只有百姓安居樂業(yè)了,劉邦的王朝才能夠穩(wěn)固。與劉邦同時期的項羽,已經(jīng)有很多事例證明項羽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一名合格的君主。項羽不能采納張良的建議,則是張良最終轉(zhuǎn)而輔佐劉邦的原因之一。
在王朝創(chuàng)立過程中,張良處處為劉邦著想,在鴻門宴上救劉邦性命;攻入咸陽之后,在樊噲諫言的基礎上力勸劉邦還軍霸上;在王朝建立初期,獻言讓劉邦封雍齒,鞏固人心;之后,在容易造成國家分裂的改立太子事件上,幫助呂后穩(wěn)固太子之位,避免國家分裂。
這幾件事情中,最明顯的將百姓放在心上的事情,就是幫助呂后穩(wěn)固太子之位。建立一個王朝很難,守好一個王朝,讓這個王朝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更很難。
張良沒有直接出面向劉邦諫言不要更換太子,這其中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張良此時身體不太好,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一個方面,可能是因為劉邦掌權(quán)日久,積威慎重,因此對于張良的態(tài)度就沒有以前那么看重。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張良有些時候說的話,劉邦聽不進去了。
在這個背景下,張良既不方便親自出面,又不愿在自己任內(nèi)看到國家動蕩,百姓流離失所,也就只能出主意,讓呂后來親自操作了。而呂后不負所望,真的請來了商山四皓,穩(wěn)固了太子之位。
張良愛百姓的意識,從一開始就已經(jīng)有了,在他要去刺殺秦始皇之前,他遣散了家童三百余人。刺殺皇帝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被抓住之后,很有可能要滿門抄斬,連累無辜家仆。由小窺大,張良愛百姓的意識,是一直就有的。
張良人物簡介
張良是西漢著名的開國功臣、古代的政治家。
張良字子房,張良先輩在韓國任過五代韓王之國相,他是秦末漢初杰出謀臣,西漢開國功臣,與韓信、蕭何并稱為“漢初三杰”。
張良精通黃老之道,不戀權(quán)位,晚年隨赤松子云游四海,漢高后二年(前186年)去世,謚號文成。漢高祖劉邦曾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