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該怎么教育
-
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很多“熊”孩子把家里或者學校搞得一團糟,無論父母怎么說教懲罰,都對他們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還會變本加厲,讓父母十分無奈。
熊孩子該怎么教育
1、當面交談。有些孩子喜歡吃軟不吃硬的,你越軟孩子就會聽你的話,你越硬孩子就會越反抗你,所以有時候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要一言不合就罰孩子罰站、打掃衛(wèi)生等等,不妨友好的跟孩子談談,了解他內(nèi)心的想法、作為,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重塑孩子的是非觀。熊孩子之所以那么熊,不僅僅是因為父母不在身邊,有些時候,即使是父母陪在身邊,孩子也照樣熊,導致熊孩子最大的原因是孩子沒有正確的是非觀。
缺乏正確的是非觀,孩子內(nèi)心就沒有行為底線,就不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所以他才會做出不符合常理的事情,因此重塑孩子的是非觀是父母要做的第二件事情。至于如何做,就要看父母如何身體力行的影響孩子了。
3、多多鼓勵,給孩子積極的暗示。想要孩子成為一個乖巧懂事,還能偶爾替自己分擔一些小事的貼心小棉襖,那么家長們就需要多多鼓勵和表揚自己的孩子,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孩子自發(fā)的往好的方面發(fā)展。
-
生活中,很多孩子會出現(xiàn)自私自利的性格,他們往往不關注感受,我行我素,孩子出現(xiàn)這種情況,與父母對孩子錯誤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系,因此,家長要及時反思和改變對孩子的寵溺,幫助孩子學會感恩。
自私的孩子該怎么教育
延遲獎勵的時間。雖然我們都很愛我們的孩子,但是請不要孩子要什么就要給他買什么,更不要說只要孩子表現(xiàn)好一段時間就去買東西獎勵他。記住,要學會控制孩子,逐漸“推遲”滿足欲望的過程。
帶你的孩子去外面的世界。家長一定要和孩子有更多的親子互動,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和其他孩子交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并考慮說話的場合等溝通技巧,這樣孩子才能走得更高。
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孩子年齡小,模仿能力強。許多壞習慣都在模仿成年人。因此,在教育孩子時,他們應該以身作則。父母應該樂于分享和關心他人。孩子們自然長得都一樣。學會分享和為他人著想。
讓孩子學會付出。自私者從沒想過從他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從沒有足夠地尊重他人和重視他人,有自私心理的人習慣于索取,常寄希望于不勞而獲。因此,從現(xiàn)在起,讓孩子盡自己的力量付出愛心、付出行動。
-
家長對于孩子來說角色不止一個,可以是老師,可以是朋友,更重要的是家長要成為孩子的標桿,孩子才能變得更加優(yōu)秀。對于孩子的頂嘴現(xiàn)象,我們不可一味地埋怨孩子,以自己的父母權威壓制孩子。
頂撞老師的孩子該怎么教育
1、先穩(wěn)定情緒
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竟然敢跟老師頂嘴,還與老師發(fā)生沖突,甚至于自己還因為這種事情被請到學校,著實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甚至于在前去學校的途中,家長們就想好了要如何收拾孩子。萬事皆有因,我們要學會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聽孩子敘述事情經(jīng)過,其實就是在幫助孩子梳理情緒。
2、教育孩子學會溝通
如果家長在了解孩子并沒有犯太大的錯誤,而是被老師冤枉,孩子有不同的觀點意見,但是沒有被老師接受。所以發(fā)生了頂撞。出現(xiàn)這個情況是可以跟孩子溝通。比如可以課后找老師交流,不占用老師的上課時間,以及耽誤其他同學。
-
感恩是孩子養(yǎng)成善良品德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作為支撐,那么孩子大概率會比較自私,隨著孩子越長越大,家長教育起來也就會越來越困難。
不懂得感恩的孩子該怎么教育
注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孩子不感恩,一個原因是從小慣的,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讓干,但一說,不順他的意,就記恨父母;另一個是從小不在父母跟前長大,受盡父母的虐待長大,長大后就不想在他們跟前,老想躲的遠遠的,還有是性格問題,天生就是自私自利,父母再好他也覺得應該。
延遲滿足
怎樣教育一個不懂感恩的孩子?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應先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則堅決拒絕,并且要告訴孩子為什么不合理,給孩子一些經(jīng)受挫折的機會。不要孩子想星星就一定給他星星,想月亮就一定給他月亮,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爭取自己需要的東西。當孩子通過一些努力獲得所需的時候,他才會知道在父母的愛和保護下是幸福的。
-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隨著思維和認知能力的提升,都會經(jīng)歷一段時間的叛逆期,但是在這個階段,家長給予他們的教育和態(tài)度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家長教育的好,那就可以幫助孩子盡快度過這一階段,反之,只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家里有叛逆孩子該怎么教育
1、多鼓勵。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而且叛逆的孩子自尊心會更強。這時候父母就應該多鼓勵,而不是嚴厲的訓斥。適當?shù)墓膭钅軌蜃尯⒆痈杏X到自己的價值,這能夠緩解孩子叛逆的情緒。
2、換位思考。在孩子叛逆的時候,家長應該進行換位思考,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想。不要總是命令孩子該這樣、該那樣。對于叛逆期的孩子來說,這類命令式的語言往往會起到反作用。
3、把決定權留給孩子。對于叛逆期的孩子來說,父母就該把決定權留給孩子,不要再什么事都自已給孩子做決定,這是形成對立的一個原因之一,也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孩子是需要成長的。
4、給孩子犯錯的空間。孩子都是在一次次犯錯中才能得到成長,父母不要因為害怕看到孩子犯錯而總是限制孩子,要允許孩子犯錯,并且讓孩子懂得錯誤行為所帶來的后果,才能使孩子學會更多的經(jīng)驗教訓。
-
13歲的孩子已經(jīng)步入了青春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很容易受青春期的影響,做出一些讓父母非常生氣的行為,如果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那很容易影響到親子關系,讓孩子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3歲的孩子該怎么教育
1、多跟孩子溝通。就是花時間陪孩子,多多地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世界并且善于引導他,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愛好,讓他由被動地反感地學習變成積極主動地熱愛。所以父母要學會溝通,特別是跟孩子進行有效地溝通。
2、要學會聆聽孩子。對于十三歲的孩子不聽話,父母要聆聽孩子的語言,最好是作朋友的形式,設身處地的以孩子所思所想為中心,然后在抉擇的關鍵時期進行指點,溝通,盡量做到在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基礎上,使他認識到錯誤,然后改正。有時候這樣的情況要經(jīng)歷很多次,父母要有耐心。
3、用正確的方式去陪伴孩子。對于孩子來說,重要的不是獎勵或者成功,對于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家長對孩子的陪伴。也只有通過陪伴父母才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叛逆行為,才能給孩子正確的指導,也才能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
4、父母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對于13歲叛逆期提出一些無厘頭的要求或者意見,即使你不同意不認可,你也要耐心地聽完孩子們的真實想法,充分了解他們的看法后,再以交換意見的方式提出你的想法,不要一味說教而不顧孩子們的感受。
-
有些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總是三天兩頭的拿別人的東西,今天是橡皮,明天就是一支筆。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也對孩子進行了說教,但是效果都是很明顯,孩子還是我行我素。
對于愛拿別人東西的孩子該怎么教育
1、傾聽孩子的聲音。為了教會孩子合適的行為方式,家長必須先要了解孩子的愿望。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這種行為的時候,不要立即去審問孩子,而是要和孩子溫和溝通,鼓勵和引導孩子說實話,了解孩子這么做的原因,這樣才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理解了孩子的動機后,就可以把孩子的“愿望”和“行為”分開處理。同時,也給家長時間去整理情緒、組織語言或再調(diào)整一下方式方法,避免第一反應做出的過激或草率行為。
2、要維護孩子的尊嚴。有的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犯了錯,總愛擺起一副“老子教兒子天經(jīng)地義”的態(tài)度來教訓孩子。用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孩子最多知道這件事讓家長特別生氣,下次不能做,或者下次不能讓他們知道。
家長應有分寸地用科學方法來幫助孩子克服不良習慣。如果孩子是初犯,要警告他:這次行為如能改正不再犯,就可以得到原諒,如果再犯要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