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寫過的詩
房玄齡(579年-648年),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人,唐朝初年名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房玄齡寫過的詩
1、學之染人,甚于丹青。
2、謙虛溫謹,不以才地矜物。
3、擲地,當作金石聲。
4、忠節(jié)令圖,君子高行;屈節(jié)附逆,義士所恥。
5、思危所以求安,慮退所以能進。
6、奢侈之費,甚于天災(zāi)。
7、欲溫溫而和暢,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8、修身以敬,勿托以尊。
9、時來易失,赴機在速。
10、饑則附人,飽便高揚。
房玄齡的人物成就
1、任賢舉能
在李世民南征北戰(zhàn)時,房玄齡便為他聚集了大批謀臣猛將,后在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里,房玄齡也一直沒有離開朝廷中樞。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里,房玄齡為唐太宗舉薦的人才,不僅為當朝所用,開創(chuàng)了貞觀盛世,而且為以后的唐高宗執(zhí)政儲備了大量人才。
貞觀四年,房玄齡為尚書左仆射,杜如晦為尚書右仆射,仍領(lǐng)吏部尚書,實權(quán)超過了房玄齡。但房玄齡沒有忌妒,而是將杜如晦視為朋友,兩人共同執(zhí)掌尚書省,引賢舉能,所用官員皆才稱其職、能符其位,吏治因之一新。
同時,房玄齡一向尊崇儒術(shù),但是,秦王府士曹參軍戴胄卻是重法輕儒,房玄齡卻沒有因為門戶之見,排擠戴胄,相反卻極力向唐太宗推薦此人。有了房玄齡的舉薦,戴胄很快得用,官至戶部尚書。
2、推進法治
貞觀元年,房玄齡奉命主持編訂本朝的刑律法典。房玄齡的律法思想主要取自于儒家的仁政,即“仁本,刑末”, 這也是儒家以德治國的總綱。
基于這一指導思想,房玄齡在制定《武德律》和《貞觀律》的過程中,將“仁”和“禮”引入法律之中,主張慎刑寬法,斷然廢除了隋朝施行的苛法酷刑,比如刖刑、兄弟連坐等,使得唐朝律法更為人性化。
而由房玄齡參與制定的《貞觀律》便相對緩和了階級矛盾,穩(wěn)定了唐初的政治局勢。由于它較為嚴密,便于施行,之后成為歷代封建王朝制定律典的依據(jù)。
宋元兩朝繼續(xù)沿襲,明清兩朝也都以它為律令制定藍本,可見其影響之大。律法后來又經(jīng)長孫無忌修訂完善,被后世贊許為“出入得古今之平”。
3、文獻編撰
房玄齡承繼了齊魯學人悠久的文獻編撰傳統(tǒng),積極參與唐朝國史、正史和實錄的編修,開啟了宰相在官參與文獻編撰的先河。
在官府所修野史筆記方面,房玄齡也做了大量艱苦卓著的工作,為研究唐朝的政治、律法、經(jīng)濟和文化提供了豐富的史料,具有較高的文獻參考價值。
唐代官方修史肇始于房玄齡,貞觀三年(629年)閏十二月,房玄齡奉命負責國家文獻的編撰工作,成為唐朝政府政治、歷史、文化的具體制定者和直接執(zhí)行者。
其參與唐朝文獻編撰,前后歷時十多年。在國史編撰過程中,房玄齡對每部書的監(jiān)修都做了詳細分工,姚思廉主修《梁書》《陳書》,李百藥主修《北齊書》,令狐德棻主修《周書》,魏征主修《隋書》。
在房玄齡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到貞觀十四年,五代史書全部撰成,房玄齡等主持者獲得唐太宗的首肯。
房玄齡的軼事典故
1、孝順繼母
房玄齡侍奉繼母,能順承繼母的臉色,恭敬謙謹超過一般人。繼母生病時,他每次請大夫上門,總會流淚迎拜大夫。在居喪期間,房玄齡更是悲傷過度,骨瘦如柴。太宗叫散騎常侍劉洎前往安慰勸解,并送去寢床、粥食和鹽菜。
2、懼怕夫人
《太平廣記》曾將房玄齡的夫人歸為妒婦。唐太宗曾打算賜給房玄齡美女,但房玄齡再三推辭而不接受。太宗便令皇后召見房玄齡夫人,跟她講明,皇上賜給大臣婢妾之流,朝廷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況且房司空年近遲暮,皇上賜給美女也是要對他格外優(yōu)崇的意思。
但是,無論說什么,房玄齡的夫人都決不同意。太宗便以死威脅,甚至派人送了一杯“毒酒”。房玄齡的夫人舉杯一飲而盡,不帶半分猶豫。連唐太宗都感慨說自己都害怕看見這種人,何況是房玄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