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讀書怎么辦怎么開導
爸爸媽媽,我不想上學了。相信很多家長對這這樣一句話十分熟悉,也非常的鬧心,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可以無微不至的照顧到自己的孩子,但是由于孩子的年紀較小,所有經(jīng)常會有一些厭學的表現(xiàn),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重新愛上學習呢?
孩子不想讀書怎么辦怎么開導
1、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快樂。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尤其在意別人眼里的自己,會習慣性的按照別人的評價去認識自己。如果別人都說他笨,他就會認為自己笨。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會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這是正常的。
2、把學習責任還給孩子,很多父母在孩子獲得好的成績時,比孩子還激動高興,甚至到處跟親朋好友炫耀。其實,這樣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學習都是為了讓父母高興、有“炫耀的資本”。把學習責任還給孩子,不是讓父母什么都不管,而是需要父母做到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績,“不比孩子更快樂,也不比孩子更著急”。
3、培養(yǎng)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可與孩子的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長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由于有特長、有興趣愛好,這些孩子會經(jīng)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上來,從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4、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同學交往。教會孩子理解和尊重他人,讓孩子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贊美和感謝。當孩子與同學發(fā)生沖突時,家長要給予正面引導,幫助孩子正確處理沖突。
孩子不想讀書的原因
1、受惡劣的學習環(huán)境影響,學校的教育方法不科學。要求孩子死記硬背,有的學校搞題海戰(zhàn)術,讓孩子苦不堪言。還有的孩子在學校有可能曾受到過不公正對待,比如受到老師的粗暴批評,別人的無端指責,這些對承受能力弱的孩子打擊是很大的,致使孩子用逃學、厭學來表達對外在世界的一種憤怒。另外,外界誘惑多,抖音小視頻以及各種游戲吸引,也會導致孩子沒有心思學習。
2、伙伴關系不良,伙伴關系不良是導致孩子心情緊張、害怕學校進而引起厭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有時是暫時的,有時則轉為成長時間的壓力與緊張。因此,要教會孩子處理好同學關系,與同學真誠相處。只要真誠相處,關系就會好,否則勢必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
3、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了,有些孩子不明白學習的真正意義,總認為是為父母而學。聽到社會上一些關于讀書無用的說法,他們更是迷茫,覺得讀不讀書無所謂,這樣自然而然就對學習沒什么興趣,甚至厭學。
孩子不想讀書的表現(xiàn)
經(jīng)常逃學或曠課,家長以為他上學了,結果他在外面偷玩。
不做作業(yè),或者不好好完成作業(yè),做作業(yè)時,磨時間,東搞搞西搞搞,一會玩玩具,一會提出要看電視。
精力分散、上課走神、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因為沒有學習的興趣,上課就會走神,無法集中注意力。
成績較差、討厭學習:成績不好就會討厭學習,越討厭學習就會成績差,這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