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一則原文及翻譯
孟子,名軻,字子輿,是我國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哲學(xué)家、思想家、政治家等,是儒家學(xu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一生所提出的名言名句眾多,如“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等,至今仍被人們傳誦,成為不少人的座右銘。
孟子一則原文及翻譯
原文:
“敢問夫子惡乎長?”
曰:“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p>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p>
“何謂知言?”
曰:“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谄湫?,害于其政;發(fā)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復(fù)起,必從吾言矣?!?/p>
譯文:
公孫丑說:“請問老師您長于哪一方面呢?”
孟子說:“我能理解別人言辭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志趨向,我善于培養(yǎng)自己的浩然之氣?!?/p>
公孫丑說:“請問什么叫做浩然之氣呢?”
孟子說:“這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這種氣,極端浩大,極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養(yǎng)它而不加以傷害,就會充滿天地之間。不過,這種氣必須與仁義道德相配,否則就會缺乏力量。而且,必須要有經(jīng)常性的仁義道德蓄養(yǎng)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爾的正義行為就能獲取的。
一旦你的行為問心有愧,這種氣就會缺乏力量了。所以我說,告子不懂得義,因為他:把義看成心外的東西。我們一定要不斷地培養(yǎng)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愿地去幫助它生長。
不要像宋人一樣:宋國有個人嫌他種的禾苗老是長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們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氣喘吁吁地回家,對他家里人說:‘今天可真把我累壞啦!不過,我總算讓禾苗一下子就長高了!’他的兒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枯死了。
天下人不犯這種拔苗助長錯誤的是很少的。認(rèn)為養(yǎng)護(hù)莊稼沒有用處而不去管它們的,是只種莊稼不除草的懶漢;一廂情愿地去幫助禾苗生長的人,就是拔禾苗的人,這不但是沒有用的,而且是又加害損傷了禾苗?!?/p>
公孫丑問:“怎樣才算理解別人言辭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志趨向呢?”
孟子回答說:“偏頗的言論,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過激的言論,知道它陷入錯誤的地方;邪曲的言論,知道它背離正道的地方;躲閃的言論,知道它理屈辭窮的地方。從心里產(chǎn)生,必然會對政治造成危害,用于政治,必然會對國家大事造成危害。如果圣人再世,也一定會同意我的話?!?/p>
孟子是孔子的學(xué)生嗎
不是。
孟子的出生之時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約百年左右,所以他們不是師徒關(guān)系。
1、孟子
孟子(約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號不詳(子輿、子居等字表皆出自偽書,或后人杜撰),戰(zhàn)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
戰(zhàn)國時期著名哲學(xué)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于孔子,與孔子并稱“孔孟”。宣揚(yáng)“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tǒng)”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圣公·樹宸”,尊稱為“亞圣”,《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dǎo)“以仁為本”。
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渡趹n患,死于安樂》,《富貴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國也》被編入中學(xué)語文教科書中。
2、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他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xué)的風(fēng)氣,倡導(dǎo)仁、義、禮、智、信。
孔子曾帶領(lǐng)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前后達(dá)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jīng)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相傳孔子曾問禮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鬃尤ナ篮?,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jīng)典《論語》。
孟子最霸氣的話
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