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為什么寫長恨歌
歷史上對弈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多有記載,其中有名的一句流傳至今“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是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很多人疑惑生活在唐朝的白居易,為何敢寫下《長恨歌》呢?
白居易為什么寫長恨歌
這是他在盩厔(今陜西周至縣)任縣尉時,和友人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而吟寫的。
白居易任縣尉時,常與文友到仙游死把酒談詩論文,縱談天下國事。
據(jù)陳鴻《長恨傳》記載,元和元年十二月,白居易為周至縣尉時,與王質(zhì)夫、陳鴻游于仙游寺,因話及昔年玄宗與楊妃的愛情悲劇,相與感嘆,并請白居易作歌以傳其事。
白居易應(yīng)命寫《長恨歌》,“一篇長恨有風(fēng)情,十首秦吟近正聲”,不朽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就在這里寫成。
對于白居易《長恨歌》的主題思想,究竟是贊美唐玄宗與楊貴妃堅貞不二的愛情,還是諷刺唐玄宗的荒淫誤國,或者是譴責(zé)楊貴妃禍水紅顏?一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長恨歌表達(dá)了什么意思
白居易的《長恨歌》表達(dá)的思想有三種:
其一為愛情主題。是頌揚李楊的愛情詩作。并肯定他們對愛情的真摯與執(zhí)著;
其二為政治主題說。認(rèn)為詩的重點在于諷喻,在于揭露“漢皇重色思傾國”必然帶來的“綿綿長恨”,譴責(zé)唐明皇荒淫導(dǎo)致安史之亂以垂誡后世君主;
其三為雙重主題說。認(rèn)為它是揭露與歌頌統(tǒng)一,諷諭和同情交織,既灑一掬同情淚,又責(zé)失政遺恨。
白居易與湘靈的愛情故事
白居易和湘靈是青梅竹馬,那年白居易11歲,湘靈7歲,兩人是鄰居,到白居易19歲的時候,兩人開始了正式戀愛。
由于湘靈家庭門戶的原因,白居易和湘靈的結(jié)合受到了白居易母親的堅決反對,到白居易27歲的時候,為了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前往江南叔父處,這是他第一次與湘靈分別,一路上他寫了三首詩來思念湘靈。
鄰女
白居易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蓮。
何處閑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