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的芙蓉樓在哪里
王昌齡是唐朝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他在而立之年進士及第,躋身仕途,然而仕途卻并不平順,屢遭貶謫,在江寧任職期間,王昌齡寫下著名的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受到人們廣為贊賞。
王昌齡的芙蓉樓在哪里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共有兩首,一首是“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廣為人知,另一首為“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云深。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據(jù)《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潤州》丹陽:“晉王恭為刺史,改創(chuàng)西南樓名萬歲樓,西北樓名芙蓉樓。”丹陽在今江蘇省西南部,東北濱長江,大運河斜貫,屬鎮(zhèn)江市。
另一種說法是芙蓉樓位于湖南洪江市黔城鎮(zhèn)(黔陽古城),為國家AA級風景旅游區(qū),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該地的芙蓉樓主樓上有楹聯(lián),"樓上題詩,石壁尚留名士跡;江頭送客,冰殼如見故人心"。園子的南部,碑廊橫列,刊有顏真卿、米芾、黃庭堅、岳飛、趙孟頫等歷史名人脾刻鐫石八十余方。河邊梅花石畔建有"送客亭"。
結(jié)合上下文和王昌齡的人生軌跡,若此詩是王昌齡在被貶江寧所做,應該是在今江蘇鎮(zhèn)江。江蘇古屬吳國,所以詩中有“寒雨連江夜入?yún)恰薄H羰窃诤虾榻能饺貥?,則此句實在不通??赊D(zhuǎn)念一想,如不是湖南的芙蓉樓,為何那么多名人題詩題句呢?
王昌齡的邊塞詩有什么特點
王昌齡是著名的邊塞詩人,并在后代以邊塞詩稱世。而王昌齡邊塞詩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方面:
其一,王昌齡善于采用心理描寫,表現(xiàn)細膩多變的感情。王昌齡在詩中較早地抒寫征夫心靈的一位詩人,為宋詞對人物心理進行細膩刻劃打下了基礎。
他或通過瞬間征夫的心理變化,描寫他們跳動的心曲;或通過營中的歌舞聲,對征夫的內(nèi)心痛苦進行抒寫;或者借助邊關的特有的生活場景,寫征夫內(nèi)心的憂愁;或者借戰(zhàn)爭,寫守邊將士捍衛(wèi)國家尊嚴的英雄氣概??梢哉f感情的抒發(fā)非常細膩、真實。
其二,王昌齡詩情景妙合,意與境渾。王昌齡去過邊塞,真正看到了邊塞的大漠、雄關、孤城、長云、雪山、烽火、羌笛等景象,因而在他的邊塞詩中,組成了一幅非常壯美的自然景物的群體圖。
這些意象的上面附著了邊塞將士的情與意,是特定環(huán)境中的特定物,即自然的物與將士的情兩相交觸,詩人還借助化無形為有形的藝術手法,構(gòu)成了王昌齡邊塞詩的情景妙合,意與境渾的藝術境界。他創(chuàng)造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使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
其一,選擇某些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注入強烈的主觀情感,促使景與情水乳交融,真善美高度統(tǒng)一。
其二,既采用賦體,描寫實景,又巧用直中含曲的方式,求得含蘊無窮的言外之意。
其三,以苦心與孤詣,展開形象思維的翅膀,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體,使意境十分深蔚。
其四,王昌齡詩內(nèi)容簡潔、明快、含蓄,具有很高的語言藝術成就。
王昌齡的邊塞詩,非常講究語言的精煉,真正做到了言均意足,意蘊無窮。或簡潔、或明快、或含蓄,讓讀者回味無窮。
另外,王昌齡在藝術上精益求精,對每一句都精心地加以處理,沒有閑筆,絕句的起句往往是驟響易徹,以雷鳴般的聲勢打開一個局面,如:“秦時明月漢時關”、“大漠風塵日色昏”、“青海長云暗雪山”、“琵琶起舞換新聲”等等,都是單刀直入,開門見山,不過最妙的地方還不在于起句,而是在第三句。
絕句一般的都要在第三句另辟新境,翻出新意,所以首二句要平緩些才便于翻上一層。王昌齡調(diào)既已高險,還能在第三句上就勢一振,把思想感情再深入一步,實在是需要高超的藝術技巧。
王昌齡與孟浩然的死有什么關系
按照《新唐書》記載,當時孟浩然背上長瘡,王昌齡到他家拜訪的時候,孟浩然背瘡剛好,恢復了一點行動力??匆娡醪g來了,孟浩然馬上叫人設宴擺酒,請小王大吃大喝。可能是老孟患病期間憋壞了,在酒宴上就開始放飛自我,有啥吃啥,絲毫不忌口。
第二天,小王走了,老孟又躺下了。這回是徹底不行了,沒熬幾天,孟浩然一命嗚呼,一代大詩人,因為貪吃,沒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