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致遠被稱為曲狀元嗎
馬致遠是元代文學史著名的文學家,同時也是戲曲作家、散曲家和散文家,他在戲曲文學上成就頗高,代表了元曲的高峰時期。馬致遠的作品內(nèi)容范圍很廣,歷史、神話、田園、山水等類型都出現(xiàn)在他的筆下,其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類型是神話作品。
馬致遠被稱為曲狀元嗎
是的,馬致遠在元代梨園聲名很大,有“曲狀元”之稱。
馬致遠還是享有盛名的戲曲家,一生共寫了15部雜劇,保留下來的主要有《西部》、《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呂洞賓三醉岳陽樓》、《江州司馬青衫淚》、《西華山陳摶高臥》、《馬丹陽三度任風子》及《半夜雷轟薦福碑》。
另一部《邯鄲到省悟黃粱夢》他只了寫了其中的第一則,據(jù)說他還寫過一部南戲《蘇武持節(jié)北海牧羊記》。他寫的雜劇貫穿著對現(xiàn)實的批判精神,表現(xiàn)了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巨作的文詞豪放有力,聲調(diào)和諧優(yōu)美。
馬致遠散曲作品的特點
馬致遠同時是撰寫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狀元”之稱。馬致遠的散曲,擴大題材領域,提高藝術意境。
聲調(diào)和諧優(yōu)美,語言疏宕豪爽,雅俗兼。詞采清朗俊雅,而不濃艷,《太和正音譜》評為:馬東籬之詞,如朝陽鳴鳳。其詞典雅清麗,可與靈光景福兩相頡頑,有振鬣長鳴萬馬皆瘠之意。又若神鳳飛于九霄,豈可與凡鳥共語哉!宜列群英之上。
馬致遠的散曲大致可分為4大類:寫景、嘆世、閨情、世象,作者善于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人物形象鮮明等藝術特點。
馬致遠今存散曲約130多首,他的嘆世之作也能揮灑淋漓地表達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作是“豪放”派的主將,他雖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為主,他的語言熔詩詞與口語為一爐,創(chuàng)造了曲的獨特意境。
馬致遠的道家歸隱思想
1.在組曲《喜春來·六藝》中
馬致遠認為,既然“夙興夜寐”地遵從禮教仍沒有得到所向往的功成名就,還不如與世間的榮辱名利一刀兩斷,哪怕只能得到“浪名”一個。同時,馬致遠重新定位“禮”的作用,認為“身潛詩禮”中可以陶情養(yǎng)性,并向往蓬瀛、醉酒的生活。
2.在組曲《四塊玉·嘆世》中
馬致遠敘述了自己對世態(tài)炎涼的失望以及逃離喧囂塵世的渴望,流露出自己中年后參透名利富貴后對生活、對音樂的看法:“遠離塵干丈波,倒大來閑快活”,而“爭名利,奪富貴,都是癡”,且“命里無時莫剛求,隨時過遣休生受”。
在一次次幻想破滅后,馬致遠中晚年對隱居樂道、升仙得道產(chǎn)生興趣,由此創(chuàng)作了許多神仙道化劇。而由于深受全真教的影響,其神仙道化劇常表現(xiàn)出其皈依宗教的決心以及清凈淡遠的音樂創(chuàng)作思想。